新湖南客户端8月15日讯(通讯员 金婷婷)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、组织力和战斗力,以党建引领为抓手,推动社企共驻、共联、共建的和谐社区。近年来,湖南湘江新区洋湖街道金线巷社区积极探索“红色物业”新模式,通过健全组织建设、促进“四共互融”、落实服务群众与物业管理深度融合,进一步推行村(居)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。
优化组织设置。在社区成立之初,金线巷社区联合电建物业在湘熙水郡小区率先试行“红色物业”,全面开展党建服务新模式,推动社区基层治理。采取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单位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,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党建指导员和物业服务质量总监,小区物业公司经理担任社区兼职委员,互不占编制,不拿报酬。
深化“三方联动”机制。建立社区居委会、物业企业、业主代表(物业监督员)的“三方联动”服务机制,聘请8名热心居民代表为物业监督员,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以社区阵地为依托,成立了“三方联动会议室”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搭建一个协商平台,重点围绕文明社区常态长效建设、小区规范管理、小区环境改造、公共设施完善、邻里关系融洽、公共安全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居民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问题进行集中协商会办,化解社区治理工作中的众多难题。

细化网格管理。以“党旗红”引领“网格蓝”,社区工作人员与小区物业管家结对子,共同开展网格服务工作。在小区楼栋、单元楼道显眼位置公开社区网格长、物业监督员、物业管家、片区民警等信息,负责第一时间收集民意和需求,高效解决困扰居民的难题,将服务路径延伸到基层网格神经最末梢,形成“下呼上应”的治理新格局。
阵地共建。以建设管理有序、服务完善、文明祥和的生活共同体为目标,为完善社区服务功能,在湘熙水郡小区南北两向设置供居民休闲娱乐的活动阵地,设立“三方联动会议室”、心理咨询室、绿色网吧、图书室、日间照料中心等便民服务阵地;湘熙水郡21栋两个单元的2楼则分别打造为“红色享居”和“邻里中心”,设有舞蹈室、健身房、棋牌室、道德讲堂、儿童乐园等文娱活动阵地。
党建共推。为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,夯实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体支撑,精心建设“党建文化长廊”“党建宣传步道”“党史宣传栏”及“党建道旗”等党建宣传阵地,将红色元素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,打造居民幸福生活的“红色地标”。

活动共办。为努力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、“四点半课堂”、助残助孤等暖心便民服务;结合寒暑假期开展防溺水知识讲座、垃圾分类知识讲座、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公益观影阅读等社会实践活动;开展“六一”儿童节、端午节、国庆节等节假日活动;结合居民兴趣开展乒乓球比赛、DIY手工、古典舞公益课堂等文体活动。针对辖区就业困难人员,开展中式面点师技能培训、摄影师技能培训、网络创业培训等各类专业课程,帮助更多失业居民走上工作岗位。形式多样、各具特色的活动,充分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,让居民生活丰富多彩、有滋有味。
资源共享。创立社区“‘巷’里24小时”微信公众号,发布工作动态、招募信息、各类通知、办事指南等信息,通过新媒体路径实现宣传范围最大化。组建“益家人”志愿服务团队,现有志愿者140余人,定期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,使团队走向专业化、规范化,通过“学与践”的双重结合,促进志愿者之间互动交流,激发出为民服务的实效成果。大力宣传志愿服务队伍,做到“人人知晓、人人支持、人人参与”,撬动更多人才力量参与到治安巡防、困难帮扶、群文活动中来,增强社区归属感和文化认同度,使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自主意识不断提升,形成推动社区发展进步的合力。
为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,落实做好“四大员”的工作要求,该社区以前期“红色物业”党建品牌为依托,以推行“村(居)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”为契机,以政治素质高、协调能力强、群众口碑好、社会责任感强为标准,通过居民推选、党员自荐等方式,共计推选村(居)民联户代表165户。沿用“红色物业”的亮点做法,创新“一图一表一册一台账一机制”,科学搭建组织架构、切实推动村(居)民联户代表履职、健全闭环管理机制等举措,助力基层党建工作再升级。以入户走访、倾听民声、解决居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,激励村(居)民联户代表担当作为,真正为居民办实事、解难题,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米”。
通过社区惠民资金延伸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“物业服务+”模式,解决了湘熙水郡小区北门改造、小区内休闲长椅的增设、小区内监控缺失等居民关心问题,同时为解决社区学生上学安全问题,在雅礼洋湖小学门口与湘熙水郡小区西门间架起了一座人行天桥,实现定期公示惠民资金使用情况,全面监管惠民资金,把惠民项目资金用在维护民利的刀刃上。
通过村(居)民联户代表上门走访倾听问题、发现问题,设置居民供需清单,建立问题台账,主动收集居民对社区服务与管理、对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意见和建议等,及时向社区反馈,有效保障居民需求。社区网格长(片长)带领红色物业管家、村(居)民联户代表共同解决,形成“居民反映-代表收集-组织解决”的良性自治格局。为辖区居民提供人社类、计生类等民生事项代办服务,如居住证明、医保、养老认证等,让居民“少跑腿”、服务“多跑路”,将物业管理与社区共建共治紧密结合起来。
为保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充分发挥社区离退休党员、村(居)民联户代表和社区各种自治组织的力量,建立群防群治队伍,对占用消防车通道、楼道杂物堆积、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及时制止,共同做好防溺水安全、防电信诈骗、用电用气、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,全面提升小区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,实现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”。
金线巷社区通过不断探索,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与居民呼声的有机融合,将基层党建延伸拓展至基层治理的各领域、各角落,在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构建中发挥统领作用,有效破解党建与治理的“两张皮”问题。下一步,社区将加强党建引领,持续推进村(居)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走深走实,深化“红色物业”各项工作,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新的经验作出贡献。
